“2016中国公益金融高峰论坛”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召开。
此次论坛主题为“慈善与财富同行”,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联合主办,由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承办。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军为本次大会致开幕辞,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蚂蚁金服首席架构师童玲、兴业国际信托总裁林静、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张强、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分别围绕“慈善与财富同行”的主题作精彩的演讲,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海明担任本次论坛主持人。
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海明
“上海公益伙伴日”自2011年开始举办,旨在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和公众间友好的公益伙伴关系,形成凝聚正能量的社会公益生态圈。本次论坛也是第六届“上海公益伙伴日”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倡导公益金融理念,解读慈善公益政策,探讨实务工作,推动跨界合作。
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主办,旨在弘扬浦山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克己奉公的高尚品质,推动金融理论创新、促进新金融研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致开幕辞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在致辞中说道:公益与金融的结合,可以把人们的善意聚沙成塔,让更多的资本释放出美好的力量,让财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军致开幕辞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军在致辞中说道:近年来,上海金融业也积极地推进公益金融、普惠金融、三农金融、小微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的发展,注重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和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参与重点地区对口帮扶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才是金融业的社会责任之所在。
演讲嘉宾济济一堂,以“慈善+金融”为切入点,充分交流探讨,慈善法的新政落地、科技金融创新与公益场景的有机结合、慈善信托的实务探讨等话题,吸引了全市16区县机关代表、基金会、金融机构、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近200位听众及媒体参加。
精彩言论
王振耀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
我国公益金融存在三个结构性缺陷:
◆公益界普遍不熟悉金融;
◆金融界不熟悉公益和慈善;
◆没有挖掘中国特色。
公益金融的发展方向是:
◆慈善界和金融界需要联合起来,推动公益金融智库平台的建设;
◆理论和实践需要结合起来;
◆公益金融与政府项目需要对接起来;
◆如何与国外的基金合作,推动我国公益金融项目的发展。
童 玲 蚂蚁金服首席架构师
数字技术推动了公益金融的发展: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促进用户捐款变得简便化,同时也帮我们触达更多的用户。
◆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可以把需要钱的人和可以捐款的人做一个更好的、精准的匹配。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基金会整个财务的运营成本,也可以提高整个捐款和筹款的执行效率,以及实现整个过程的信息透明化。
此外,通过新技术,我们希望可以打造一个全球的数字公益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为用户提供爱心轨迹、爱心足迹的产品;可以为基金会组织提供阳光账本,降低内部财务管理的成本,提高内部财务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为政府机构进行更好的监督、审计,为用户和基金会增加信任。
林静 兴业国际信托总裁
慈善信托的到来为我国的慈善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信托业与慈善事业有着天然相亲的基因与图谱,信托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能很好地与慈善事业互补,拓宽慈善渠道、汇聚慈善资源、提高慈善效益。
信托公司可以设计出家族信托与慈善信托相结合的新方案,为高净值客户群体提供综合性的财富服务,为财富传承打开一片新的业务蓝海。
张 强 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
从发展性视角来看,公益金融,不仅是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它同样也是中国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机会。
从工具性视角来看,公益金融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企业、债券、还是股权融资、天使投资人,都可以把商业投资和慈善服务结合起来。
从价值性视角来看,我们不仅要关注财富本身,更应该关心大数据背后的小数据,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是否能获得公平、开放的机会。
金锦萍 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
公益信托是未曾激活的公益金融,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法律制度的缺陷;其二是公益信托税收优惠困难重重。
慈善信托,是一种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信托,与其它慈善组织并驾齐驱的、从事公益的理财。
公益信托和慈善信托在设立环节、公益金融的受托人、信托监察人三个方面存在区别,但是两者还会并存,慈善信托不会取代公益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