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山先生于1923年11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
1943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系。
1945年加入美国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其博士论文《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将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思想与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决定理论相结合,创建了一个包含内生技术进步、加总、预期等在后来的经济学文献中得到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内的宏观经济模型,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尽管熊彼特竭力劝说浦山留下来一同发展他的理论。但是,浦山毅然决然返回祖国。
1949年至1957年间在外交部情报司和政策研究室工作。
1951年至1954年朝鲜战争期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在停战协议的谈判和签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至1957年,浦山成为周恩来总理的英文秘书,跟随周总理参加了共和国早期的大量外交活动,如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万隆会议、1956年至1957年的访问11国等。
1973年至1982年期间就职于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担任副所长。
1983年担任中国财政部赴世界银行代表团团长,领导了中国恢复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席位的谈判。
1982年至1988年,浦山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1985~1997年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1988年至1993年任第七界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浦山先生于2003年2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